阿贊多出生於佛歷2331年4月17日,圓寂於佛歷2415,也就是他生活於公歷1788-1872,正式的宗教法名為 Phra Buddhacharn Toh Phomarangsi,他從未想過要出名,但卻成為拉瑪王朝中最出名的一名僧人,也成為瞭後來泰國僧人中的重要人物。阿贊多制作的崇迪佛,是泰國著名的五大佛牌之一,大師的修行事跡以及崇高的人格,讓泰國的的善信們無比尊敬,阿贊多是泰國一位永遠活在人們心中的僧人。
他出生於Kamphaeng Pet 省,相傳是拉瑪二世與平民女子的私生子,除瞭自己在佛教巴利文經典努力研讀外,阿贊多也是拉瑪四世皇出傢時的指導教師(因為他本身是四世皇的親哥哥),四世皇非常喜歡與敬重他,阿贊多的僧官職銜 Phra Buddhacharn Toh Phomarangsi也是在四世皇執政時,由四世皇所授予,而四世皇本人出傢長達27年,不但在佛學上有高的知識,並且也非常熟悉占卜占星學,有人說經過四世皇本人的占星推測,他決定瞭一定要阿贊多成為他身邊的宗教顧問,因為這樣子的安排對四世皇的基業最好,隻是阿贊多本人非常地不喜歡擔任這種僧官,因為那意味著他得和政治打交道,會喪失瞭原本的自由自在。
阿贊多演說佛法的技巧、與他創作泰文詩歌的功力堪稱一絕,他在演說的佛法非常精湛,表現出他過人的智慧,他講經時喜歡用很多的故事與比喻,許多他所說過的故事留傳到今天,他用這些本事來彰揚佛法之殊勝;四世皇很喜歡找和尚來皇宮對著皇親嬪妃及大臣們演說佛法,然後四世皇挑出他們的過失,發表自己的意見,以顯示自己在佛法見解的超勝。
到皇宮作法會其實是件麻煩事,因為有很多繁文縟節要遵守,包括說法前後的誦經都有一定的儀軌,有一次四世皇邀阿贊多進宮說法,事前四世皇準備瞭一整長排的供養物(這通常是代表瞭請來的法師即將說一場長時間及復雜的佛法)要供養給阿贊多,結果阿贊多到場後,看到這整長排的供品,隻說瞭一句話:皇上已知一切他想知道的事(不用老僧贅言) 。後就開始誦持回向文,然後回到自己的座位坐下,不發一言,沒想到四世皇非常的高興,向阿贊多供養瞭所有的供品,然後說這是我聽過最好的一場法會。後來也有別的僧人想學阿贊多,如法炮制,結果卻被四世皇廢除瞭他的僧籍而驅逐出去。
有一次阿贊多在皇宮講法完畢,開始念回向文,念到如同河流註入大海,充滿十方海水一般,願以此功德,回向一切餓鬼眾皆能得利悉飽滿時,四世皇突然開口打斷阿贊多(這是不合禮儀的,當佛事進行到一半,旁人是不能開口的),他說:憑什麼要把功德回向給餓鬼,它們有作任何的功德嗎?
皇帝的突然發言,是想威嚇與打斷阿贊多,想讓他楞住出糗,因為阿贊多若說彼餓鬼無功德,則不應將功德回向給它們,他若說餓鬼有功德,則彼不應當做餓鬼,這是辨論的詭則,落入任何一邊皆錯!
結果阿贊多想都沒想,甚至口中的念誦也未曾暫停,立刻用巴利文誦出:如同河流註入大海,充滿十方海水一般,願以此功德,回向國王您能得利悉飽滿。結果反而國王楞在那兒,不發一語。
他發揚光大瞭崇迪佛牌,留下瞭許多由阿贊多和他的好友們(也是當時最有名的僧人)所加持的崇迪佛牌,可說泰國無人不知,也是所有佛牌愛好者所共同追求的佛牌。
這些佛牌本來是阿贊多出席在許多場合時,用來送人的禮物,比方說接受信徒供養、參加新居落成、前往餐會應供的時候,他就會拿出這些崇迪牌分送給在場的人們,並且祝願他們,告訴他們配戴崇迪可以得到幸福與快樂。
阿贊多從斯裡蘭卡的經典中,讀到瞭《金那般川頌》,並把它由巴利文譯為泰文,努力推廣它,而成為他個人的代表作,人們相信誦此金那般川頌文可以得免災禍、疾病而得到快樂自在,所以這部頌甚至被叫做泰國經王,雖然它不是經典,也不是論典,但是在大小法會中卻經常被誦持。
一般人相信的說法是,他出生在大城府 chaiyo 地區,成長於 wat intrawihan附近,受學於wat rakang, 一生在駐留過許多地方,幫助許多寺廟與古跡的興建,所以在許多地方都留傳著他的事跡,當然其中有許多是穿鑿附會,但也足見他受歡迎的程度。
也有記錄說他的名聲達到最高峰,乃至黃口小兒皆知,反而是在他圓寂後,當時曼谷地區爆發瘧疾大流行,阿贊多托夢給許多民眾,要他們將阿贊多生前制作的崇迪泡在水中,然後喝下此聖水,因此瘧疾很快消失瞭(當然這種說法就對不起真正努力的醫護人員瞭),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很多被從民間找到的老崇迪,表面有著坑坑疤疤被水浸蝕的紋路;之後這位「崇迪阿贊」、「崇迪祖師」就不斷地在後人的夢中出現,一直至今日仍是如此,包括他托夢給 Lp Nak、Lp Hin、Lp Phoo要他們取出阿贊多生前藏在地下與墻中的經粉,托夢給瓦拉康住持,要他把生前留下的佛像轉送給某某人等等,這種事情不勝枚舉,因此泰國人相信他一直還在世間幫助人們。
2411四世皇死後,阿贊多努力要保護五世皇免於政爭的生命之危 ,阿贊多主動前往攝政大臣官邸發出警告,使得攝政大臣帕昭披耶蘇利耶汪被迫,親向阿贊多保證一定會以佛法正道治國,不會讓自己(與老師阿贊多)蒙羞,因此間接保全瞭五世皇的生命安全。 其實阿贊多所以會這樣子做,是因為這位攝政大臣本來就是阿贊多的信徒,蘇利耶汪常常請阿贊多到自己傢裡接受供養,並且阿贊多總是會為他講經開示佛法,這也就是為什麼阿贊多敢(能)拿著佛經和火把,直接進入官邸的原因,這個故事也被記錄在wat in的壁畫中。
评论